有世界五百强落户深圳!也有深企正在逃离,未来哪里是“沃土”?
栏目:深圳入户资讯 人气:0 发表时间:2023-06-29 来源:网络
(有世界五百强落户深圳!也有深企正在逃离,未来哪里是“沃土”?)
最近,深圳又增加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-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。
据该公司的集团党组数据透露:今年12月,中国电子将完成集团总部迁至广东深圳。
据悉,该集团公司旗下有15家上市公司、18万员工,截至2020年底,实现全年营业收入2479.2亿元。随着12月集团总部从北京迁入深圳,中国电子将给深圳注入新的发展活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逃离深圳的企业也不少。
比如:
2014年,中兴通讯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;2015年,比亚迪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设在汕尾;2016年,华为终端落户东莞松山湖,随后2018年第二代数据中心、研发中心也迁往松山湖;2020年,全球知名制造企业-史丹利百得撤离深圳,迁往苏州;
……
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,深圳近年来注销/吊销企业的数量也逐年增加。
如果说,世界巨头500强的入驻,是因为深圳营商环境非常好;那么企业的注销/吊销、制造企业的外溢、产能的迁出,则是深圳发展的必然。
01
深圳要发展,必须破局!
过去40余年间,深圳的发展可谓一路高歌、一往无前。从一开始的“三来一补”,到现在的“科技创新”,深圳产业不断发展,经济也实现2个“万倍”的突破。
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在土地制约下,深圳产业亟需升级,产能终将外溢。
深圳造富能力很强,地均GDP位列全国第一!
1980年,深圳GDP约2.7亿元,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GDP总量增长超1万倍(2020年约2.77万亿);人均GDP也由1980年835元到2019年突破20万。
地均GDP也逐年增长,从1980年的13.5万元到2020年的,翻了超1万倍,地均GDP排名位列全国第一。
但深圳是一线城市中,土地面积最少的。
随着城市的发展,土地要素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就显现出来了。
一方面,是工业用地成本的增加,导致企业经验成本的提升,利润的压缩。
比如去年选择离开深圳前往苏州的史丹利,就是因为算不过38元/平/月的租金帐,而十年前签订的租约,仅8元/平/月。
图源:米筐投资
另一方面,是房价的提升,导致企业员工生活居住提升。
企业要么得付出更多的用工成本,要么就难以招到人。
因为土地的限制,要素成本逐步提升,导致部分能效低的企业开始谋求新出路,企业外移不可避免。同时,得益于深圳完善的营商环境,部分企业总部还是依旧选择留在深圳,将产能部分外迁,比如比亚迪、华为等企业。
深圳第二产业占比远高于其他城市,科创方面亟待发展,“腾笼换鸟”势在必行。
从GDP占比来看,深圳第二产业(加工制造业)占比远高于其他一线城市,就业人员占比同样高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。从某种角度来说,一定程度上“制约”了深圳的发展。
科创方面,壹地产通过Wind查询得知,截至2021年11月,深圳科创板上市企业仅11家,在一线城市中位列第三,比第二名的北京少了20家。整体来看,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
在土地的限制下,深圳要发展就必须“腾笼换鸟”,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“腾挪”势在必行。伴随着产业外移,企业外迁,相关工作人员也随之外溢。
02
深圳产业外移
除了“回家”,就是在旁边“安个家”
深圳产业能外移到哪?企业往哪迁?人往哪溢?
我们认为,有三个路径。
一是,往自己的“大本营”靠。比如史丹利集团,自己在苏州有地,可以直接迁往苏州;二是,集团总部在深圳,部分产能部门迁往其他城市,比如华为、中兴等,企业总部依旧在深圳,部分产能部门外移;三是,在旁边“安个家”。不少公司为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,“举司”往周边城市走。
从目前的外迁路径来看,企业大概率还是往周边城市迁。
毫无疑问,临深的惠州、东莞,甚至与深圳相隔一条深中通道的中山,将成为深圳企业外迁的选择。
示意图,仅供参考
具体移动的方向,可以来看广东省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图。
未来珠三角按照极点带动、轴带支撑的网络化布局,建设以广、深为双核心的两大国际化都市圈及协同发展的珠江口西岸都市圈。其中深圳都市圈范围除了深圳之外,还有东莞、惠州、河源。
深圳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,将对轴带上的城市起到辐射带动作用,同时部分企业、人口也会往这些城市走。
根据广深科技创新走廊,壹地产认为,东莞或是其中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城市。
示意图,仅供参考
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链接深圳、东莞、广州三城,合计有10个核心创新平台,有研发类、制造类、服务类三种类型的创新节点。深圳与广州大部分是研发类+服务类的创新节点,其中深圳节点数量更多;东莞更多是制造类的创新节点。
联系前面我们分析的内容,深圳产能外溢,高端制造类的迁移落脚点中,有制造类创新点的东莞,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东莞的松山湖和滨海湾新区两个核心科创平台所在的片区,或成为新的临深中部分深企聚集地之一。
03
松山湖VS滨海湾新区
东莞哪里才是承袭深企的胜地?
看发展地位,松山湖与滨海湾新区不分伯仲。
根据东莞十四五规划,未来东莞将实施中心城区、松山湖、滨海湾新区“三位一体”的都市强心战略。从城市发展重要性上来看,这三大片区重要性相当。
示意图,仅供参考
看发展定位,松山湖略胜一筹。
滨海湾新区城市定位是“新时代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新高地”,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、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战略节点等,对接湾区发展战略。
松山湖自2001年起,定位一路攀升,从最早的科技产业园,到国际级新区、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,再到后来被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,而松山湖科学城更是以“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城”为目标进行打造,地位相当高。
看区位,滨海湾新区更有优势。
滨海湾新区位于大湾区中轴核心,毗邻珠江口,靠近东莞港,可南融合深圳大空港及前海,西连广州南沙自贸区;松山湖南融光明科学城、福田CBD。从区位层面对比,滨海湾新区更有优势。
看产业,松山湖偏研发,滨海湾新区偏服务制造。
站在“湾区”之上的滨海湾新区成立仅4年,已引入OPPO全球总部、vivo智慧终端总部,以及正中科技园等产业项目,以高端电子信息、人工智能、生命健康、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的产业体系雏形初显,产业发展势头良好。
以“全球科学城”为发展目标的松山湖,目前已经汇聚了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、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、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等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,也成为连接技术与产业的中间桥梁。
根据东莞十四五规划,发展了数十年的松山湖是创新主轴,“科技创新、研发”是主基调;相较之下,仅发展了4年,位于沿海科技产业创新带的滨海湾新区,以产业创新为主,片区潜力足。
当下,处于发展飞跃前期的滨海湾新区,势必也将有更多的发展政策利好。对于深企来说,如果考虑迁往东莞,滨海湾新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ps:除了东莞,像惠州、中山、珠海这些城市也不错,此篇文章仅就东莞进行展开。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经本站整理和编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、交流和学习之目的,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,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,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。管理员邮箱:y569#qq.com(#换@)
- 2021年深圳入户条件有变,目前这4种情形还可以直接入户
- 龙岗这个消费券提前开抢啦;深圳免费培训又上新,不限户籍!丨早安,龙岗
- 2022年,非深户子女在深圳参加中高考必备条件
- 无需申请,深圳户籍持证残疾人将可免费享受人身意外险
- 深圳市持准迁证户口迁出申请材料及申请流程
- 如何理解深圳户籍家庭的类别
- 深圳落户,分享一段深圳入户成功案例
- “花14万包你入深户”成画饼,深圳女子钱付出难讨回
- 十月深圳自考丨从报名到毕业全流程介绍
- 2022深圳户口办理常见问题解答
- 办深户,找易通,轻松拿补贴
- 深圳连续第4年发出10000个积分落户指标,无学历限制
- 入户深圳之后,有哪些证件需要及时更换?哪些不需要?
- 2017年下半年学历低还可以入深户吗?
- 深圳公寓可以落户口吗
- 深圳入户加分认准它
- 非深户籍居民办理深圳身份证的材料 七种情形不予受理
- 2018年深圳入户能加分的紧缺工种证书有哪些?
- 深圳首家粤港澳三地联营律所落户南山,实现“一站式”跨境法律服务
- 2022年有什么好的低成本创业项目?在深圳创业的还有补贴能领
- 深圳支持房企复工复产:开发商可申请解冻部分预售资金,购房者断缴社保不计入审核
- 积分入深户办理流程需要注意下列问题
- 今年的应届大专毕业生还能核准入户吗?该怎么办理?(深圳入户)
- 倒计时4天!深圳这1035套公租房选房即将开始
- 落户深圳有年龄限制吗?(落户深圳的最佳年龄是多少)
- 深圳安居房的申请条件
- 紧张!2019年深圳又一个区学位预警:非深户子女上不了公办学校
- “大专学历或不再直接核准落户”,学历再次贬值
- 泪目!非深户在深圳中考,录取不到15%,和深户相比差距不敢想象
- 深圳公租房轮候库更新后,多少人换了区?